掌上出版 • 新书推荐 | 《颐和园》:以园为径,亲历清朝皇家遗韵
一部穿越时空的旅行指南,
带你亲历清朝皇家园林的辉煌与雅致。
一书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与自然哲学完美融合的经典案例
《颐和园》
作者:贾珺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策划:活字文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华建筑史学者贾珺诚意力作
贾珺既是古建及园林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也是优秀写作者,曾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颐和园》集专业解析、文史爬梳、审美点评于一体,极具可读性。
★看乾隆帝千诗赞颂、游园疗愈
乾隆帝每次入园游玩都自喻为“画中游”,独独为清漪园作了1500多首诗。从长廊上的精美彩画,到昆明湖的波光粼粼,每一笔描绘都让人仿佛听到历史的低语,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从书中的历史档案看,乾隆帝去清漪园基本都是从圆明园出发,有时坐船,有时乘轿,有时水陆两路换乘,偶尔于清漪园吃早饭、办公、拜佛,逛完一圈后原路返回,全程紧凑丰富,只花去半天时间,可谓工作休闲两不误的时间管理王者、Park walk资深玩家。
★以园为径,直通山水意趣、造园机密
汉武帝的一池三山如何在清代被大加重现?乾隆所说的“屋包山”与“山包屋”孰优孰劣?颐和园的营造暗藏怎样的太极阴阳,又如何叠山理水、分区布局、借景境外、移天缩地,“偷师”杭州西湖、无锡寄畅园、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南市集与西藏佛寺的妙趣灵光?
★以园为镜,纵览时代荣辱浮沉
从乾隆盛世、同光中兴、戊戌变法、庚子事变到清帝退位,从繁华兴盛、衰败遇劫到复苏重建,再到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颐和园不只有动人心魄的湖山胜景,更是一座承载深厚历史底蕴的宝库,亲历并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事件的沧桑变迁。
★留给世人的皇家遗韵
《颐和园》超越了对园林建筑的单纯记述,深刻剖析了中国园林艺术与自然哲学的精妙融合,同时又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文化探索与自我反思之旅,为我们展开一幅皇朝更迭中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荣的深邃图景。
内容概况
《颐和园》作者贾珺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解读,以通俗而感性的笔触,深入挖掘颐和园背后的历史、造园手法和人物逸事。
全书共分八章。前五章勾勒颐和园前身——清漪园的历史脉络,从皇权的威严与私欲的交织中,深入剖析其造园理念、精妙布局、诗意韵味及深层含义,同时,缓缓揭开乾隆帝鲜为人知的一面:他那出尔反尔的造园执念,对江南尤其是杭州西湖风光的偏爱痴心与深情复刻,以及“缩地成寸,纳景入怀”的恢弘构想。随后的三章,则聚焦于颐和园历经沧桑后的重生之路,详尽探讨了其如何在劫难后得以修缮恢复,再现了帝后生活空间的奢华与雅致,以及现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风貌与魅力。
《颐和园》不仅是一部引领我们领略中国皇家园林艺术巅峰之作的精致导览与审美手册,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对于空间布局的独特追求、心灵世界的丰富图景以及深邃厚重的历史记忆,让我们漫步园林间,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韵味与历史沉淀。
新书试读
在清代所有的皇家园林中,颐和园是造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座,也是目前北京西北郊唯一保存完整的御苑,被誉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传世绝响。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 年),以西北郊的万寿山和昆明湖的自然山水为依托,又以杭州西湖为蓝本进行了大规模的仿建和改造,在此基础上吸取了很多传统造园的经典手法,兴建了大量的宫殿、楼台、亭榭,并叠山引水,栽种花木,营造出一个山清水秀、如诗如画的名园胜景,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最杰出的范例之一。(前言P3)
由南到北形成一条庄严的中轴线,其中高大巍峨的佛香阁为全园的核心标志建筑,登临其上可以俯瞰昆明湖的浩淼烟波乃至整个西北郊的山水风光。(颐和园概貌P10)
更重要的是,乾隆帝在文章中声明自己从此之后就不再修建新的御苑,同时告诫后世子孙也应该满足于已有的这份遗产,不要再耗费民力另建其他园林。想必当年这篇宏文颁布之后一定引起了热烈的喝彩,朝野上下无不称颂皇上圣明、体恤民力。
可是仅仅过去六年光景,新的园林工程又启动了,而且是在灾害频发的时期。虽然乾隆帝贵为天子,一言九鼎,这种明目张胆出尔反尔、自打耳光的行为到底有些不光彩。于是,等到万寿山工程接近完工的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乾隆帝又精心炮制出一篇《万寿山清漪园记》,还专门为此刻了一方玉印。(皇帝的辩白书P23)
看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塔终于盖到第八层,大有入云之势。乾隆帝又写诗说:“隔岁山容忽入夏,阅时塔影渐横云。”次年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时候,工地上突然发生重大事故,塔身坍塌。祸不单行,北海大西天同时发生火灾,那座琉璃塔居然被烧毁了。
这时候有人发现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所著《春明梦余录》记载“京师西北隅不宜建塔”,原因是会影响风水。乾隆帝对这个荒谬的说法将信将疑,更担心这两次工程事故是上天对他大兴土木的警告,写了一首《志过》诗检讨自己的行为:“延寿仿六和,将成自颓堕。梵寺肖报恩,复不戒于火。…… 罢塔永弗为,遂非益增过。”声称以后不再建塔。
清漪园工地上剩下的烂摊子还得收拾。乾隆帝下旨将剩余的塔身全部拆除,改在原址重新建一座大型楼阁,这就是后来的佛香阁。但实际上所谓的“天意示警”,纯粹是无稽之谈—乾隆帝如果真的相信这个说法,应该停止清漪园的一切工程而不会继续修建佛香阁;“京师西北隅不宜建塔”的理由也不成立,因为清漪园西侧的玉泉山上便修建了一座玉峰塔,一直好端端地矗立到今天,丝毫无恙。后人推测乾隆帝之所以放弃建塔改建楼阁,可能还是更多地考虑了景观的因素。
万寿山东西方向很宽阔,山势平缓,甚至没有明显的顶峰。一般风景区中都喜欢选择陡峭的峰顶来建塔,以进一步增加尖削冲天的气势,但万寿山这样平缓的山坡就不太适合以塔为标志建筑。同时,旁边的玉泉山上已有了一座宝塔,这里再建一座塔无疑也显得重复,犯了造景的大忌。随着塔的逐渐升高,艺术修养较高的乾隆帝肯定也发觉当初的考虑欠周到,在此复制一座六和塔很可能成为败笔,因此施工中发生坍塌事故正好给了他一个另起炉灶的机会。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佛香阁体量雄伟宽阔,比瘦高的宝塔显气派得多,而且正好位于万寿山山腰的较高处,与最高的山脊还有一段距离,使得整个楼阁就像是坐在一把太师椅上,沉稳安详。在此阁与山达到完美的和谐,再加上南面大片湖水的映衬,成为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出色的一个图景。(巍巍佛香阁P78 )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重视景观与游人的互动关系,强调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来全方位感受景观的优美意境,也需要通过人在园中的移动来实现“移步换景”“如行画中”的效果。清漪园的景点“画中游”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个特点。“画中游”位于万寿山的西部转折处,位置高出湖面30 多米,视野很开阔。景点主体建筑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北侧建有澄辉阁、爱山楼、借秋楼三座小楼和两座八角形的重檐小亭,彼此用一种爬山游廊串联一体,布局高下参差。
这里的山体较陡峭,坡度接近25°,相互遮挡少,使得建筑形象得以全部显露出来,也便于观者从不同高度、不同视角充分欣赏周围的风景。屋顶铺设蓝绿琉璃瓦,周围加一圈黄色琉璃瓦,这种形式叫作“剪边”。
那座八角形主楼不设台基,柱子直接立在凹凸不平的山石上,登上二楼,四方八面都以柱子和横楣构成完整的画框,依次看去,便形成八幅远近宽窄各不相同的画面,清澈的湖面、隐隐的青山、挺秀的宝塔、崎岖的山石、长长的石桥,无一不是绝佳的构图,美不胜收。乾隆帝当年就对此深有感触,特意用“层楼雅号画中游,四面云窗画景收”的诗句来描绘这一妙境。(八面风光画中游P87)
“这些楼阁每一座都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夕佳楼位于玉澜堂和宜芸馆之间跨院的西侧,其后窗傍晚时分正对夕阳。山色湖光共一楼位于前山山脚下,与昆明湖之间隔着长廊,在此可近赏山石,远眺碧波。湖山真意楼位于前山山脊的西端,下临陡坡,向西观景的视线最好,面对玉泉山和西山诸峰,可充分体会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
“此阁(昙花阁)所处位置也十分优越,最宜向南观赏昆明湖、南湖岛和十七孔桥,在阴雨天里很有朦胧淡雅的境界,月明之际也更有爽净之气。”(教你赏景的私密教程P92)
历代帝王都喜欢标榜“以孝治天下”的道德准则,乾隆帝弘历也不例外。他母亲孝圣太后钮祜禄氏在当年还是皇四子侧福晋时,就因为生了弘历这个宝贝儿子而被公公康熙帝预言为“有福之人”。太后的福气确实不小,享尽了乾隆盛世的荣华富贵,快六十岁的时候,弘历还不忘在西北郊的瓮山上修建一座大报恩延寿寺为她祝寿,并改山名为万寿山。这组具有特殊含义的佛寺成为清漪园最核心的建筑群,也把皇帝的孝心大大地弘扬了一番。(复杂的象征寓意P166)
在列强的枪炮威逼下,晚清朝廷无法再像早先那样一味闭关自守,被迫加强了与外国的交往。颐和园是一处重要的外交场所,其中发生的一次比较重要的外事活动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后和皇帝接见德国亲王亨利。
当时的情形大致如下:亨利坐轿子在24名士兵的陪同下径直进入东宫门,军机大臣前往迎接,安排他们在仁寿殿的南配殿等候,接着传亨利去乐寿堂见慈禧太后,再去玉澜堂见光绪帝,随后光绪帝陪亨利步行回到南配殿,向随行的德国兵士表示慰问,这些兵士还在皇帝面前表演了举枪、击鼓、拔刀的仪式,表示致敬。接见结束后皇帝退回玉澜堂,改由庆亲王奕劻等大臣领亨利坐船游南湖岛上的龙王庙。(离宫正殿P207)
中国古代建筑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很讲究等级,特别是居住建筑,几乎是主人身份高低的直接体现。一组宫殿建筑的等级需要通过规模大小、大门与正殿的间数多少和屋顶形式以及彩画类型来决定。
以此标准来考察,内寝区的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三组建筑的等级差异是很明显的,比如从规模来看,乐寿堂院子很大,玉澜堂和宜芸馆明显要小得多;从大门来看,乐寿堂的入口叫“水木自亲”,是一座五间门殿,而玉澜堂大门为三间,宜芸馆的前门只是一间垂花门;再从正殿来看,乐寿堂有七间之多,屋顶是歇山,玉澜堂和宜芸馆都是五间,屋顶只是硬山,要比歇山低两级;最后再看彩画,乐寿堂用的是旋子彩画,等级也高于玉澜堂和宜芸馆所用的苏式彩画。
综合说来,乐寿堂的等级无疑最高,玉澜堂次之,宜芸馆再次之。这三组建筑形象地代表着光绪时期太后、皇帝和皇后在宫廷中的实际地位,也是古代宫廷建筑群中的罕见特例。(皇帝与后妃的寝殿P218)
贾珺
工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分馆馆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主要从事建筑历史、风景园林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教学与设计工作,著有《北京私家园林志》《圆明园造园艺术探微》《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等。